市政污水处理厂节能粗评估方法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能源政策       来源: 作者: 阅读:
2021-12-08 09:39:08

北极星水处理网讯:构建节能粗评估方法,在众多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中找到节能空间较大的,集中力量和资源减低其电费成本,通过逐渐降低有节能空间的污水处理厂电费。构建的节能粗评估方法主要针对进水提升单元和生物处理单元,从运行调控和设备配置两方面进行计算,考虑了运行水位、污泥浓度、设备效率等影响因素,通过计算优化条件下的功率与实际功率之间的差值,找到节能空间较大的污水处理厂。为验证该方法有效,从100多座污水处理厂中筛选出4座采用该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B厂的节能空间最大,对B厂进行详细分析后,通过调整水泵运行水位、优化排泥等方法将该厂的电耗降低了15%,证明了构建的节能粗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前言

随着城镇水务市场化发展,集中运行多座污水处理厂的集团型水务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管理难度逐年增大。为使各个水厂的运营维持有质量可持续发展,需保证成本支出科学合理,其中电费成本在市政污水处理厂的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需要重点解决。因此急需构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粗评估方法,以便在众多污水处理厂中找到节能空间相对较大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力量和资源降低其电耗,通过逐渐改善有空间的污水处理厂电耗,从而降低公司整体的电费成本支出,提高整体运行管理水平。但由于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电耗的因素很多,例如处理规模、产能负荷率、进水水质、出水标准、处理工艺、设备配置等,单从污水处理厂的电耗指标数值无法判断是否有节能空间,因此需要在众多因素中找到可优化的关键因素,确定可行的分析方法,从而构建体系化且有效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节能粗评估方法。

1 目的、原则和评估对象

1.1 构建目的

主要目的是建立剔除各污水处理厂不能改变的设计因素和环境因素,仅对能够通过工作改善以获得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可普适应用的节能粗评估方法和原则,以便在众多的市政污水处理厂中筛选出节能空间较大的污水处理厂,集中资源解决问题。

1.2 构建原则

客观性原则: 尽量剔除不可控的影响因素,找到能通过管理提升和技术更新解决的节能空间,并且仅关注项目自身,不关注横向对比。

重要性原则:采用抓大放小的原则,首先关注节能节费空间较大的生产环节和影响因素,可随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再逐渐完善。

可操作性原则: 要求该体系的指标精炼,计算简便,能够在各污水处理厂均能提供的数据基础上进行计算。

信息沟通原则:该体系的评估结果能够反馈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指导并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

平衡性原则: 要求该体系的短期战略目标与污水处理厂的长期目标相一致,避免追求眼前利益损害长期利益的情况出现。

1.3 评估对象

基本实现稳定达标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比例小于40%。

2 指标体系

2.1 各处理单元的电耗分析

某座典型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电耗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某典型城市二级处理污水处理厂电耗分布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中华能源网转载,不代表中华能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中华能源网)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