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碳管家网讯:10月23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2021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24日新华社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文件就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即顶层设计的部分,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新华社在官宣中文全文时,也同步发布了英文全文,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处于能源转型时代的重要国策,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部署,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快速构建起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推动力。在此大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也成为了创新和投资需求的催化剂,影响的不仅仅是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而是涉及到各行各业,除了传统能源与制造业、新能源行业等能源转型相关行业外,金融行业也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和历史性的机会。
01
总体部署的工作原则及目标
(一)工作原则
《意见》提出“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20字原则。
“全国统筹”强调党政同责,鼓励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率先达峰;明确将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作为地方政府可量化的责任目标来加以考核。
“节约优先”将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双轮驱动”即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内外畅通”要求立足国情实际,做好两个统筹,一是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二是统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斗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防范风险”基于当前全球能源危机,以及前期部分区域限电的情况,明确指出要“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二)主要目标
目标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的目标。《意见》分别提出了2025年、2030年和2060年三阶段的具体目标。其中,2025年目标与“十四五规划”保持一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实现目标与中国在2020年底气候雄心峰会上提出的目标一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文件新提出了2060年目标,即“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见》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能源体系、交通运输体系、城乡建设、重大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对外开放、法律体系和统计监测、政策机制、组织实施11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实施举措。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