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水处理网讯:2020年3月28日13时40分,黑龙江省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钼矿尾矿库溢流井倒塌,导致约2.53×106m³高浊度高钼污染的尾砂污水泄漏。时值黑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紧要阶段,4月18日起下游呼兰河沿线约3.33×104hm2稻田种植须引河水泡田,故应急处置必须在短时间的“窗口期”内完成。同时,随着污染团迅速迁移,伊春铁力市、绥化市的2个自来水厂被迫停止河道取水。据测算,若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处置,呼兰河入松花江钼浓度最高将超标11倍,势必造成严重的国内国际负面影响[1],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在短时间内研发出效果佳、工程易操作的处理工艺,并快速指导地方政府实施,是实现“不让超标污水进入松花江”应急目标的重要措施。
应对突发高浓度重金属水污染事件的处理技术主要以絮凝沉淀处理工艺为主[2]。絮凝剂主要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2类。无机絮凝剂价格便宜,有机絮凝剂絮凝能力强,絮体容易分离。两者配合使用通常可起到一个更佳的处理效果,在使用中应注意絮凝剂的复配方式及用量。絮凝药剂较为常见有聚合氯化铝(PAC,粉剂)[3-4]、聚合硫酸铁(PAFC)[5]以及助凝剂(PAM)[6]。
针对黑龙江省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故污水的水质特点,选择PAC-PAM、PAFC-PAM、PAM-PAC、PAM-PAFC 4种药剂组合工艺开展研究[7-9],通过考察4种药剂组合工艺对事故污水浊度、钼的去除效果,筛选出最适宜处理工艺。通过在事故现场运行最优处理工艺,考察其处理效果及稳定性,以期为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水样采集
实验所用水样为2020年3月29日18时30分依吉密河水源地监测断面的受污染河水。该河水是本次事故污染较重的河水,具有代表性。水质指标详见表1。如表1所示,根据河流依次流经的区域,共设置了6个采样点,各指标评价标准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执行。
表1 3?28黑龙江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故污染河水各监测断面水质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