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大气网讯:10月13日,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所长张希良出席环境商会第十九期总裁圆桌会议,作《碳中和与碳市场相关问题》主题分享。会上,张希良对全国碳市场建设进程、目的意义,设计的主要原则,总体设计要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以下观点整理自张希良在会议现场的发言,未经本人审核:
我国温室气体总排放达136亿吨。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12亿吨,大头在能源,达99亿吨左右,电力排放40亿吨,钢铁、水泥、化工等非电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59亿吨左右。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大概有24亿吨。考虑碳汇吸收10亿吨,我国温室气体净排放约126亿吨。
张希良认为,碳中和技术路径主要有这么几步,一是通过零碳能源重构,包括零碳电力、工业工程重塑,零碳过程重塑等把能源活动的排放量降下来。二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削减,这一部分成本比较高,将来可能通过能源系统的负减排抵消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三是构建负碳体系,探索负排放的技术,比如CCUS、碳汇等。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