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滚动快讯       来源: 作者: 阅读:
2021-10-12 10:20:46

北极星碳管家网讯:摘要:近年来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快速增长,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不争事实。国际社会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努力,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有40余个国家和经济体正式宣布了碳中和目标。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长,占全球比重逐步升高,为提升发展质量,彰显大国责任,需要积极科学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同时,双碳发展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要深远影响,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将发生深刻调整。面对重大机遇挑战,应以战略性思维统筹推进双碳工作,找准发力点,分阶段稳步实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低碳创新发展。

一、推动双碳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一)全球气候环境发生变化

1. 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增长

近两百多年来,人类活动促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增长。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280 ppm(parts per million)左右,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打破地球史上维持了近250万年的记录,突破400 ppm。近年来,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快速增长,有研究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期,二氧化碳浓度年均增速约为0.2 ppm;2005―2019年期间二氧化碳浓度以每年2.2 ppm的速度增长,2019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15 ppm。如依此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工业革命前浓度的两倍以上。

2. 全球地表温度波动上升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开发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全球地表温度分析工具(GISS Surface Temperature Analysis)。利用该工具,可以得到自188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的变化情况(图1),以及全球地表温度季节性周期变化情况(图2)。从图中可以观察到,1880至1980年百余年间,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总体波动较小,处于温度缓慢上涨和下降的小幅波动相继叠加状态。1980年之后,全球年平均地表温度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同时,2020年与工业化前相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已经上升了1.2 ± 0.1 ℃。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中华能源网转载,不代表中华能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中华能源网)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