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碳管家网讯:近期我国《双控制度方案》发布、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以及一些化工龙头企业宣布投资风光等新能源绿电项目,我们认为这是双碳目标下化工行业深化变革的标志性事件。
1 引言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中国的双碳目标,至今正好过去一年,许多为双碳目标服务的措施已经从探讨、计划,进入到实施的状态。我们认为近期发生的事件,将成为长期影响化工行业发展的标志和典型。首先是发改委近日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同时配套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在化工行业层面,万华化学、金能科技等企业宣布投资光伏、风电、核电等绿色能源。《双控制度方案》进一步落实了未来以能耗为总约束条件的发展要求,并提出了以能源产出效率为重要依据的指标分配方式,以及推动指标市场化交易的机制。这对于未来制造业发展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效率领先的地区、行业、个体有望获得更强的马太效应。这就对化工企业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能否顺应甚至引领这一变化,将成为未来化工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2 化工投资壁垒进一步提升
碳中和对制造业供给端最大的影响就是增加了碳排放这个新的约束条件,而社会发展又离不开化工,化工不增长经济也无法增长,碳中和也更不可能实现。因此就需要企业找到在不增加碳排放,甚至减少碳排放的情况下实现发展的新模式。近期一些制造型企业已经披露了投资新能源项目的计划,如万华与华能合作投资风电项目,与中国核电成立山东核能公司,还有计划投资光伏项目;金能在青岛投资光伏发电项目,这些项目披露的信息基本都会提到新能源项目投运后可以减排二氧化碳和置换煤炭用量的体量。我国目前还处于双碳目标的碳达峰阶段,首要的目标是控制排放增量,因此我们认为现在企业投资新能源项目主要应对的还是未来增长所需的能源消耗。如果没有及时布局新能源项目,有可能在未来发展中失去主动权,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