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碳管家网讯: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线上交易也随即展开。全国碳市场中,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以下简称碳价)是最为活跃的元素,并作为市场的风向标,实时反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全国碳市场启动当天,首笔交易的价格为52.78元/吨,9月17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为43.43元/吨。
2013年以来,我国相继启动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以及福建8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在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所中,对于碳价形成的规则和发布信息则不尽相同。其中,北京、重庆交易所9月17日成交均价分别为79.92元/吨、36元/吨,上海和湖北交易所收盘价分别为39.78元/吨、40.67元/吨。那么,碳价究竟怎么形成的?又有哪些规则?
各交易所的碳价如何选取?
以挂牌交易的收盘价或均价作为价格信号,收盘价计算规则不尽相同
目前,碳排放配额交易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挂牌交易(线上交易)和大宗交易(线下交易)。
大宗交易价格一般不公开发布,挂牌交易价格会公布在各交易所的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内容包含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等信息。
通常,各试点交易所会以挂牌交易的收盘价或均价作为价格信号,作为计算下一个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的基准。
在全国碳市场和各试点交易所中,北京、天津、重庆和福建交易所采用每日碳排放配额的挂牌成交均价作为基准价格,成交均价等于当日配额总成交额除以每日配额总成交量。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