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普华永道发布《碳资产白皮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能源 > 能源标准       来源: 作者: 阅读:
2021-09-29 08:34:45

北极星碳管家网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人类命运与共。近日,普华永道发布《碳资产白皮书》,提出了数据、技术及交易的碳资产三要素模型,并深入探讨碳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破局之道。低碳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全球碳市场空间广阔,在多个地区被验证是重要的市场化减排工具,通过价格机制引导碳减排技术和资金的优化配置,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提高政策效率。

围绕《碳资产白皮书》的最新研究成果,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主管合伙人张立钧作为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受邀于9月27日参加“碳中和行动联盟”首届成员大会暨企业碳中和研讨会,发表以“实现生态价值,高质量开发碳资产”为题的主旨演讲。9月28日,张立钧作为“中国库布其碳中和国际研究院”联合发起单位代表,受邀出席第八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发表以“构建碳资产要素市场,助力能源创新转型”为题的主旨演讲,分享了高质量发展碳资产要素市场的有效路径。

作为“碳中和”的研究者、践行者,普华永道此次发布的《碳资产白皮书》倡导市场关注碳资产的长期价值,围绕数据、技术、交易三个维度提前部署,充分发挥碳资产在企业、区域乃至国家净零排放中的作用。

今年7月16日,中国正式开启了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首批纳入2162家发电企业,覆盖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并在此后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逐步纳入。未来,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范围后,预计年覆盖碳排放量将超过50亿吨。按照交易量占配额5%至10%、交易价格60至75元每吨估计,现货市场交易规模可达到150亿至375亿元。如果考虑期货和衍生品,交易金额将大幅提升,有望达到3000亿元。

白皮书指出,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实施将对能源体系、金融系统以及企业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但道阻且长,任务艰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政府普遍使用节能减排、新能源补贴和碳定价等财税政策与市场化手段相结合的政策组合。由于新冠疫情加速全球可持续韧性发展的需求,通过市场化手段来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变得至关重要。而以碳资产为核心展开的各类碳交易活动则是其中重要的市场化减排工具。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碳资产,即减碳增汇活动的价值发现过程将改变国家、企业乃至个体的发展模式,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市场主体对减排量的需求增加,碳资产价值将得到显著提升。”

白皮书中将碳资产界定为以碳排放权益为核心的所有资产,既包括在强制碳交易、自愿碳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配额、碳信用及其衍生品,也包括通过节能减排、固碳增汇等各类活动减少的碳排放量,以及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普华永道提出了碳资产三要素模型,即:数据、技术及交易。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中华能源网转载,不代表中华能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中华能源网)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