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大气网讯:应对气候变化、遵循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一次改变生产和生活中能源使用方式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与此前人类社会的其他几次工业革命类似,将对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并对现有的行业与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基于中金行业分析员的分析及现有文献的研究,以及我们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总结出应对气候变化、遵循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行业和产业中观层面有如下主要趋势和问题值得关注。
壹 能源变“轻”
人类生产和生活开始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应对气候变化、遵循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一方面会促进节能减排、减少对这些传统偏“重”的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会加大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电等,驱动生产生活的能源方式会变得更“轻”。
近10年来,以风电和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在全世界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世界能源结构趋向清洁、低碳和多元化也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中的数据,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1980年的9%逐渐提升至2019年的16%。从增量上看,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在过去10年中年均增长达到13.7%,是全球唯一消费量以两位数增长的能源类别。同时,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研究预测,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近36%的能源供应。
谈及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成绩单,就不得不提及中国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7.7%,比2018年下降1.5%;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上升了1.3个百分点。如果拉长时间轴再看,原煤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1990年的74.2%降低至2019年底的68.6%(见图12.4)。同时,水电、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相应从1990年的4.8%提升到了2019年的18.8%。推动能源清洁转型的是领先世界的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截至2019年,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已居世界首位。
图12.4煤炭占中国国内能源生产总量比重降低,而水电、核电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占比显著提高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