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双碳”目标下东部沿海发展路径求索:盐城向海图强赋能“蓝色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风电 > 风电技术       来源: 作者: 阅读:
2021-11-09 12:51:37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双碳”时代,在全球能源市场面临深刻变革、能源转型的大势下,江苏盐城在争当“双碳”目标践行者和引领者的道路上一路探索、一路前行。

位于此地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是中国仅有的14个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扇窗口。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盐城又是我国引领碳中和革命的“碳路先锋”。

去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提“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今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又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从能源供需情况来看,我国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主要富集于“三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而我国的高耗能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和南部的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地理上的供需错位,使得东南沿海的本土新能源基地变得尤为可贵。

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盐城扛起“双碳”使命,强化“C位”担当。2020年,盐城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985万千瓦,占江苏省28.17%。风电累计装机容量738万千瓦,占全省47.71%。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352万千瓦,以39%的占比在全国独占鳌头,在全球总量中占比达到一成。光伏累计装机容量215万千瓦,占江苏省14.01%。能源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其新能源发电量约占全市用电量的1/2,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初具雏形。今年4月份,盐城新能源装机率先突破千万千瓦,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

在迈向碳中和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盐城对标的不只是丹麦港口城市埃斯比约――世界上最著名的海上风电母港,而是瞄准“国际绿色能源之城”,把向海发展、绿色转型作为战略取向,致力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曼彻斯特”和“休斯敦”。

风电、光伏“两翼齐飞”

盐城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东部黄海之滨,拥有最大江苏国土面积、最长海岸线、最广沿海滩涂、最大海域面积。千里海疆、茫茫沿海滩涂蕴藏着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新能源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盐城见势早、起势快,运筹帷幄下好先手棋,经过十多年不懈奋斗,已成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城”。

早在“十三五”期间,当广东、福建、浙江等“后浪”纷纷加快建设海上风电的步伐时,盐城已经在做大规模的基础上,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中,形成以五大新能源产业园区为载体的集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和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条。

声明:本文经授权发布,除注明来源外,均为中华能源网转载,不代表中华能源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中华能源网)
赞助商